負數的認識教學反思

2023年02月15日 陳校長 閱讀(6)

6好老師

生活中存在收入和支出……的問題便引入了負數的概念。如今年蘋果大豐收掙了5萬元,表示為正5萬元,張三家管理上出問題了結果蘋果只賣了8千元,連施肥,打藥等的費用都不夠,收入出現赤字(欠錢)引入負數,還欠18oo元記作一l8oo元。

17小時11分鐘前回答 共5697人點贊
陳s老師

這道題問的是負數的初步認識 ,這是又是一道數學上面的問題 ,負數的初步認識 如果我們頭一次接受負數的話 ,老施會告訴我們一個數 前面帶一個減號就代表這個數是負數 ,所以說很簡單呀 前面有一個數字的 前面有一杠就代表復數 ,那么我們可以寫作 —13,不代表就是副的13

20小時53分鐘前回答 共4337人點贊
金老師

中國對負數的認識

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早在公元前2世紀就認識到了負數的存在。在《九章算術》的《方程》篇中,就提出了負數的概念,并寫出了負數加減法的運算法則。

中國古代著名的大數學家劉徽,在書中注釋說,中國古代人民在籌算板上進行算術運算的時候,一般用黑籌表示負數,紅籌表示正數?;蛘呤且孕绷衼肀硎矩摂?,正列表示正數。此外,還有一種表示正負數的方法是用平面的三角形表示正數,矩形表示負數。

據考古學家考證,除《九章算術》外,中國古代的許多數學著作甚至歷法都提到了負數和負數的運算法則。

南宋時期的秦九韶在《數術九章》一書中記載有關于作為高次方程常數項的結果“時常為負”。楊輝在《詳解九章算法》一書中,把“益”、“從”、“除”和“消”分別改為了“加”與“減”,這更加明確了正負與加減的關系。

元朝時期的朱世杰在《算學啟蒙》一書中,第一次將“正負術”列入了全書的《總括》之中,這說明,那時的人們已經把正負數作為一個專門的數學研究科目。在這本書中,朱世杰還寫出了正負數的乘法法則,這是人們對正負數研究邁出的新的一步。

中國人對正負數的認識不但比歐洲人早,而且也比古印度人早。印度開始運用負數的年代比中國晚700多年,直到公元630年。印度古代著名的大數學家婆羅摩笈多才開始使用負數,他用小點或圓圈來表示負號。

但在歐洲,人們認識負數的年代大約比中國晚了1000多年。負數在歐洲的第一次出現是在希臘數學家丟番圖寫的一本書中,他在解一個方程的時候,偶然運用到了負數,但不久以后,他的這個偉大發現就被歐洲人作為“荒謬的東西”廢棄了

13小時44分鐘前回答 共2533人點贊
波妞老師

小學是學負數的,你可以看看人教版六年級的教科書,現在的小學已經涉及到負數的學習了,要小學六年級就是會學到了.不過只是認識負數,負數在生活中的基本應用(比如-1℃),最多是簡單的加減計算,并不會涉及到太復雜的計算.

以前所學的所有數(0除外)都是正數,也就是說正數前面的“+”是可以省略不寫的!

23小時43分鐘前回答 共716人點贊
櫻花

小學要學負數。負數是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學期第一單元的內容。像“-3,-5”這樣帶負號的數叫做負數,正負數通常用來表示兩個相反意義的量,比如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收入和支出等等。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在數軸上表示出正負數,并學會比較大小,負數小于零小于正數。

16小時31分鐘前回答 共673人點贊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魯匠教育網
歡迎訪問魯匠教育網平臺,您可以在這里查找一切有關職業技術學校的相關資料及評論,也有很多培訓教育專業機構的深入調查報告!
  • 文章139948
  • 評論2
  • 瀏覽15786249
魯匠教育網 ICP備案號:蜀ICP備2022021241號-5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