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化學是為了提高對事物的認知能力,了解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基本常識和現象,以便用科學的方法分析問題,是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的重要方法,是提高素質的關鍵。 化學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化學應用到工業上就叫化學工業,簡稱化工?;び址钟袡C化工和無機化工。
在農業上的應用:肥料,農藥,塑料薄膜的工廠等; 在材料上的應用:塑料,涂料,油墨等; 在裝飾上的應用:家具、地板、窗簾、電視機外殼的顏色等; 在生活上的應用:洗衣粉,洗潔精,膠水,水性筆的墨,牙膏,衣服等; 化學是自然科學的一種,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組成、性質、結構與變化規律;創造新物質的科學。世界由物質組成,化學則是人類用以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瘜W是一門歷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學科,化學的成就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化學中存在著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兩種變化形式。
化學關鍵是記憶和抓住概念的本質
不要忘記預習,聽課,鞏固
不懂不要裝懂
問老師和學的好的同學
他們講的清楚明白
而且透徹
化學課的學習主要概括八個字:四先四后,錯題檔案。
一.“四先四后”有以下幾個階段:(1)先預習后聽課;(2)先復習后作業(3)先思考后發問(4)先聽課后筆記等幾個階段。
預習階段:概括起來就是“讀、劃、寫、記”。
“讀”,要有課前預讀的習慣,能根據預習提綱帶著問題讀懂課文,歸納含義;“劃”,要劃出重點、要點、關鍵詞、句。在課本上圈圈點點?!皩憽?,把自己的想法、疑點寫下來,帶著想不通的,不理解的問題去聽課,“記”,要把重要的概念、定義、性質、用途、制法多讀幾遍,記在腦子里。古人說,疑者看到無疑,其益猶淺,無疑者看到有疑,其學方進。
教師要教給學生怎樣發現問題,怎樣提出問題,不斷解決問題,認識能力就會提高,在預習中不僅要求學生能回答老師提出問題,能質疑問題,而且要指導學生逐步學會確定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安排學習過程,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聽課階段:
課堂聽講,在中學時代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因為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啟發學生的思維,系統地講解化學概念和規律,指導學生或演示實驗、組織討論、探索新知識,解答疑難問題,點撥思路,糾正錯誤,并在科學方法的運用上作出規范。因此在課堂上學生一定專心聽講,開動腦筋,在老師的誘導下,對所學知識深入理解。同時還要學習老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方法,這樣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中少走彎路。
學生在課堂上聽講,還要做到邊聽、邊想、邊記。主要精力放在聽和講上,必要時也可標標,劃劃或寫寫。
1 聽好課的三要素:
(1)恭聽:上課聽講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和嚴肅的學習態度,全神貫注,做到眼、耳、手、腦并用,自覺遵守課堂紀律,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提高聽講的效率。
(2)思維:聽課時要積極開動腦筋思維,注意聽老師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和解題的規范要求。思索老師從現象、事實到結論的分析、歸納得到結論的過程,或演繹、推理的過程,以及說理論證過程或操作過程、裝置原理。其關鍵是要發展思維能力,理解所學的內容,而不是只記結論。
(3)記憶:思維的同時也在進行記憶。記憶要及時,并注意反復鞏固,記憶也要講究方法。
2 聽講的方法:聽講方法主要包括檢查復習、講授新課和總結鞏固這三個環節的學習。和其它學科一樣,聽化學課應全神貫注,做到眼到、心到(即思想集中)、耳到和手到,關鍵是心到,即開動腦筋,積極思維,想懂所學內容,根據化學學科的特點,這四到各有其特點。對于眼到,除以演示實驗等直觀教學看得全面外,重要的是在教師指導下,分清主次現象,能迅速捕捉一瞬即逝或現象不夠突出和不夠明顯,而又屬于反映物質及其變化的本質屬性的現象。這就要求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同時要記住這些現象。不論好看有趣與否,都有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和學習態度,自覺提高和發展觀察能力。關于耳到、心到,著重點是開動思維器官,聽清和思索教師從現象、事實到結論的分析、歸納得出結論的過程,或演繹推理過程,以及說理、論證過程和操作及裝置的原理等,也就是那些屬于理解的內容。切實克服和改變不注意聽和想的過程,而只記住結論的不正確的學習方法。耳到、心到的關鍵是發展思維能力,理解所學的內容。當然,在此前提下該記住的內容,還是要記住的。手到,主要的是按要求和規范,認真進行實驗操作,掌握實驗技能。至于筆記,要學會記要點、記提綱,不要因記筆記而影響看、聽和想。在檢查復習時,要認真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注意聽同學的回答,看同學的操作。不要因沒有檢查到自己而不認真想、不注意聽和看。當同學的回答、操作與自己的認識不一樣時,更要想一想有無道理??偨Y鞏固階段,主要是會小結歸納,使一堂課所學的內容在頭腦中條理分明有個系統,同時回憶看或所做的實驗。
復習階段:
復習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要教學環節之一,是學生進一步獲得知識,發展智力,培養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學程序。在復習過程中,要針對知識、技能上存在的問題,根據大綱要求和教材的重點,對知識進行整理,使分散的知識點串成線成網,使之系統化,結構化。
1 復習的種類:復習的種類、方法各一,但復習的種類,大致可分為新課中的復習、階段復習和學年總復習三種。
(1)新課中的復習:這種復習是把新課有聯系的已學知識在新課教學中進行復習。目的是“溫故知新”。從已知引出未知,由舊導出新,降低新課的教學難度。這可采用課前提問,或邊講新內容邊復習舊知識的方法。
(2)階段復習。這種復習一般分為單元復習、每章復習和學期復習。①單元復習就是馬每章按內容劃分為幾個單元,每一單元講完后復習一次。如第一章可分為一至三節和四至八節兩個單元。②每章復習是在上完了一章內容后進行的。它的作用是把整章進行歸納、綜合并進行一次小測試。其方法可根據每章后面的“內容提要”有所側重地進行,并結合學生實際,做每章后面的復習題或選做適量的課外練習題進行消化、鞏固。③學期復習是在學期期未考試前集中兩周時間,把一學期學過的知識進行一次綜合復習。通過復習及學期考試檢查,將暴露出來的問題通過寒暑假作業彌補,為學習后面的知識打好基礎。以上各階段復習,按課本的順序進行為宣。這樣可以充分發揮課本的作用,便于學生掌握。
(3)學年總復習。它是在上完全冊教材后進行的,不受章節或階段知識的限制。通過總復習,使學生掌握的知識比較系統化、條理化,有較好的綜合運用的能力。學年總復習一般可分為系統復習和綜合訓練兩個階段。
2 復習的基本步驟:
(1)在每次復習前必須要有計劃做好復習準備。例如,一個晚上自學兩小時,就應根據一天學習的學科和學科的性質,做科學安排,即內容相似的不要前后相連復習,應間隔復習。這是因為從心理學上講,相似的學科相連復習往往引起干擾,降低復習效果。
(2)復習時最好先回憶,或根據聽課所記要點,進行回憶當天學習了哪些內容,主要教材是什么,進行了哪些實驗,等等。然后再復習課文。在這個時候,可根據回憶,有困難或不明確的地方多復習,理解了沒有問題的少復習,這樣既可節省時間,而且可集中力量來弄通困難教材,掌握重點。最后,再合上書本思考一遍,特別要明確教材的重點、難點部分,然后才做作業。
(3)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學科。因此,在復習時,要十分注意這一特點。對每一項實驗,必須注意它的變化、現象,儀器裝置、操作手續,從現象到本質去認識它、理解它。同時,在復習時必須對所做過的實驗已觀察到的變化,從現象到本質地進行回憶、復習,并且還要注意實驗裝置及操作手續。
3 復習的操作方法:復習是對知識的識記、掌握、鞏固、深化、提高和遷移的過程。通過復習進行總結,歸納章節內容,列出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有助于知識的條理化、系統化,有助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及綜合能力的提高。根據不同的內容,可選擇不同的方法:
(1)實例法:對物質的性質、制法、存在、用途必須有機地聯系起來進行復習。通過實例,認識物質的制法、用途、存在決定于它的性質,它們之間是有機的內在聯系的。因此,在復習某一物質的性質的同時,應根據此性質認識它的制法與用途,聯系它的存在。同樣,復習用途與制法,也必須充分了解它們所根據的是該物質的哪些性質。如復習銨鹽與堿反應放出氨氣的特性時,便應注意聯系氨的實驗室制法。因為氨的實驗室制法,就是根據銨鹽這一特性。
(2)對比法:化學知識點之間存在異同,復習時若能進行一些對比分析,可加深理解和記憶。元素間、化合物間、同族元素與異族元素間,以及一些概念不同,復習時均可進行對比。對比的方法不僅加深、擴大、鞏固新舊知識,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分析、綜合及概括能力的過程。如物質的溶解度和溶液的百分比濃度,可以從定義、條件、范圍、計算公式等方面來對比分析,找到聯系與區別,以便靈活運用。
(3)聯想法:復習時要善于將前后知識進行聯想,使之系統化如復習H2的性質時,可聯想到H2的制法、用途,有關的實驗現象、裝置,注意事項等。聯想法是復習化學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4)歸納法:歸納是一種重要的復習方法,它把零散的知識,復雜的內容整理成提綱或圖表。如氧化物、酸、堿、鹽之間,通過學習就可摸索出它們相互間的轉化規律,歸納成圖表,成為全章及全書的知識概括和小結。
(5)聯系實際法:要反復通過實例,聯系實際,究竟聯系什么和如何聯系,逐步學會聯系實際?;瘜W實驗是化學教學聯系實際的重要方面,按上面所述,重視復習實驗,對生產和社會主義建設,對生活中的各種事物和現象,要結合教學加以聯系,使學生逐步學會聯系。
完成作業:
化學學科的課后作業及解題過程也有其自己的規律:(1)認真審題,明確要求。首先要認真理解題意,弄清題目給出什么條件,需要回答什么問題,也就是明確已知和求解。(2)回憶知識點,確定解題方案。在審清題意的基礎上,回憶有關的化學概念,基本理論,計算公式等化學知識,設計一條解題途徑,制訂出解題的方案。(3)正確解題,完美答案。把解題的思路一步步表達出來,注意解題的規范性和完整性。解題結束時,要注意反復檢查,以提高解題的正確率。(4)展開思路尋找規律。這是最后一環,也是大多數學生最容易忽視而至關重要的一個步驟。一道題目做完以后,要結合己做好的題目聯系前后的思路,從中悟出帶規律性的東西來,就會事半功倍。反之就是做無數道練習題,也達不到鞏固知識、訓練技巧、提高能力的目的。
二.建立錯題檔案
每次考試結束或學習中對出錯的題要建立錯題檔案,包括錯的題,錯因,更正,舉一反三,當時情景等認真總結。
化學學習的過程是由一系列階段組成的,階段與階段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學生在學習時應掌握好各階段和各層次間的協調,只有這樣才能學好化學,用好書本知識,才能更好地理論聯系實際,將化學學習好,為我所用。
1.打牢基礎
無論學什么內容,簡單還是困難,最重要的都是打好基礎,這里的基礎指的是要把??嫉母拍罾斫馔笍?。想要萬丈高樓平地起,最花時間也最應該下功夫的就是打好地基。
2.融會貫通
如文章開頭所說,化學反應原理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課,這個版塊前后的關聯度極高:從熱力學綜述開始,先后引入了速率、平衡、水解、沉淀等章節,每一個章節之間都是可以相互解釋、幫助理解記憶的。所以同學們在平時的上課、做題當中,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把各個原理之間的聯系梳理清晰,對于學好這門課是非常有幫助的。
3.歸納總結
化學反應原理中一個重要的考點就是考察條件變化時相應物理量的變化情況。這類題型大部分同學肯定不陌生,但往往面對題目卻不知如何下手。所以老何高分化學想說的是:功夫要下在平時,但想要獲得高分,最重要的還是歸納總結。
但是很多的同學并不知道到底應該如何總結,雖然市面上大部分的化學教輔書都有梳理好的表格、方法、口訣等,但光是要記憶這么多的內容,對于很多同學來說已經是一種負擔了。所以老何高分化學精心整理了相應技巧,在課堂上幫助同學們答疑解惑。
4、仔細計算
在高考中,至少有一道大題專門考察反應原理的理解與計算,所以這部分是一個重頭戲,往往一個小題就是好幾分。計算問題有的簡單有的復雜,但也有一些共通點,無論是校內還是校外補習的老師或多或少都講過一些簡便方法,比如“等效平衡法”、“中間容器法”等,許多同學覺得這樣的方法用起來可以節約時間。但是問題在于,大部分簡便方法的使用都是有前提的。如果在應用方法時,不注意方法適用的條件,那就是滿盤皆輸。
最后,老何高分化學經常能聽到許多同學說:不就是算錯了嘛,小問題。事實上,如果你經常算錯,老何高分化學可以肯定地告訴你,這一定不是個小問題。計算錯誤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為草稿太潦草、計算時粗心-弄錯正負號等,所以老何要提醒同學們的是:務必把為什么會算錯這個問題從本質上揪出來,僅僅歸結于算錯卻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很可能會成為高中學習中的一個頑疾,影響化學分數的提高。
如果是從小學就想先了解學習化學的話,我建議先在網上購買初三的化學教材,因為一般到初三了才有化學課。
小學,初一和初二的科學課中其實是有涉及一些基本的化學知識的。但這些化學知識以后學習是很容易記住的,想要在初三的時候成為化學大佬的第一點就是要背好我剛提到的初三化學教材中的化學式子,定理概念之類的需要記憶和反推的東西。
看教材時不要忘記結合化學試卷來學習,網上搜索初三化學試卷都是有很多的。要是感覺課外時間夠的話,也可以選擇購買一些化學練習冊來做。
要化大量時間去弄清楚書里的概念,靠平時積累。
無機化學是基礎,有機化學最易讀,高等數學別忽視,物理化學全靠他。(物化也是一門重要考試科目)分析化學出自勤,實驗不能掉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