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

2023年02月16日陳校長閱讀(2)

懂老師

粽子的由來

關于西歷時代粽子的由來。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直面亡國之痛,5月5日,悲憤地將大石拋向羅江。為了不讓魚蝦傷害他的身體,人們把米放進竹筒里投入河里,帶著魚蝦吃。以后,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到了這一天,人們把米裝在竹筒里,投入到祭祀中,這是我國第一個粽子--

12小時7分鐘前回答共4568人點贊
播種老師

粽子的由來和傳說:這是為了紀念楚國偉大的詩人屈原而誕生的食物,屈原投擲汨羅江后,當地人為了防止魚咬屈原身體,將其扔到了河邊的竹筒里,竹筒里裝滿了糯米,這就是粽子的由來。文獻記載:“屈原五月五日注入汨羅之水,楚人哀之日用竹簡儲備米,然后投水供奉”。

粽子的介紹

粽子是用粽葉包裹糯米蒸熟的食品,是中國漢族傳統節日的食物之一。粽子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積蓄最深的傳統食品之一,傳播也很遙遠。端午食粽的風俗,千百年來,中國盛行不衰,傳到了朝鮮、日本、東南亞各國。

粽子,也就是粽籺,通稱粽子,主要的材料是糯米、豆餡,粽子的由來很古老,最初是為了祭祀祖先的神靈而進行的貢品。南北稱呼不同,北方出產甘蔗,用玉米米做粽子,做成角狀,過去在北方被稱為“黍”。粽子的種類很多,從餡兒看,北方有包著棗的北京棗粽子。南方有綠豆、五花肉、豆沙、八寶、火腿、冬菇、蛋黃等很多餡兒,其中以廣東咸肉粽、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

19小時25分鐘前回答共2578人點贊
益達學妹

端午節包粽子是紀念大詩人屈原他投江自盡,人們害怕那些魚類咬他的尸體,所以包粽子扔進江中吸引那些魚,不要咬他。

7小時40分鐘前回答共1113人點贊
安德老師

回答:

端午節吃粽子的傳說一:紀念屈原

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直面亡國之痛,5月5日,悲憤地將大石拋向羅江。為了不讓魚蝦傷害他的身體,人們把米放進竹筒里投入了河里。之后,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到了這一天,人們把米裝在竹筒里,投入到祭祀中。這是我國第一個粽子“筒粽”的由來。

端午節吃粽子的傳說2:“九子粽”的傳說

清代乾隆皇帝,端午節在宮中吃了九子粽后,龍顏大喜、贊不絕口,樂得點了一首詩:“四點的花居然很巧,九子粽爭新?!本抛郁眨菏囚兆拥囊环N,也就是九條粽子連成一列,大的小的小的,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狀各異,很漂亮。然后9色的線連接在一起,變成了五顏六色的顏色。九子粽經常作為給母親出嫁的女兒、婆婆新婚時贈送的禮物等給親戚朋友的禮物來使用。

18小時18分鐘前回答共4980人點贊
楚盟老師

據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直面亡國之痛,5月5日,悲憤地抱著大石扔羅江,為了不讓魚蝦傷害他的身體,人們用竹筒裝滿米投入河中。之后,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到了這一天,人們用竹筒裝滿米,扔到河里祭祀。這是我國最古老的粽子-“筒粽”的由來。據說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根據專家的考證,粽子只是民間的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是固定在端午節。端午節吃粽子是節日屈原,是后世人附會形成的,只反映了民眾的心愿。

22小時6分鐘前回答共3307人點贊
本文轉載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 相關推薦
魯匠教育網
歡迎訪問魯匠教育網平臺,您可以在這里查找一切有關職業技術學校的相關資料及評論,也有很多培訓教育專業機構的深入調查報告!
  • 文章100144
  • 評論2
  • 瀏覽14704029
  • 友情鏈接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