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16日 陳校長 閱讀(6)
高中地理知識點都總結
1.經度的變化:向東度數在東經度增大,向西度數在西經度增大。
2.緯度變化:北緯度增大,向南度數增加到南緯度。
3.緯線的形狀和長度:相互平行的圓,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圈,從而逐漸縮短至兩極。
4.經線的形狀和長度:所有經線都是南北極交叉的半圓,長度相等。
5.東西經的判斷:沿著自轉方向增大的是東經,減少的是西經。
6.南北緯度的判斷:度數向北增加到北緯,向南增加到南緯。
高二地理地球經緯度知識點:
地球經度:連接南北兩極假象的線稱為經線。所有經線都是等長的,經線的兩端分別在南北極點交叉。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的經線叫做本初子午線。也就是說,0度經線中,右邊度數變大的是東經,左邊度數變大的是西經。
地球緯度:將地球赤道確定為0度緯度線,從赤道向南的北兩極分別劃分為90度。所有緯線都是封閉的圓。從赤道到兩極的緯度逐漸變短,最后達到極點。
高二選擇性必修知識點總結:
1.地表形態是內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2.內力作用表現為地殼運動、巖漿活動及變質作用。
3.外力作用通過分化地表形態、侵蝕、輸送、沉積等而再形成地表形態。
4.地殼運動是形成地表形態的重要內力,多使巖石層斷裂,形成結構地形。皺紋和斷層是常見的結構地形。
1、我國能源利用現狀:以煤為主,利用石油、天然氣,積極發展水力發電,穩定發展核能發電,根據土地發展太陽能、風能、沼氣、地熱能、海洋能源等。
2、中國能源利用變化特點:煤炭比例下降,石油、天然氣、水力發電、核能發電比例上升。
3、中國主要核電站:廣東-大亞灣、嶺澳;浙江-秦山;江蘇-田灣等。建設原因:普通能源分布少;人口集中,工業農業發達,能源需求大。
高中地理地殼地殼知識點總結:(地殼)是地球的固體外殼,由幾層(巖石)構成,越往深的地方(密度、壓力)越大,(溫度)越高,那里的物質就越像熱溶的玻璃一樣巖漿。相當于煮雞蛋的蛋黃,相當于煮雞蛋的蛋白。
地殼和地幔之間是莫霍界面,地幔和地核之間是古德堡界面。地殼上層由鋁的硅酸鹽構成,下層由鎂的硅酸鹽構成。地幔主要由鐵鎂硅酸鹽構成。估計地核由鐵鎳構成。